2019-02-22 15:35
汤圆已是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的常规点心品种,但临近元宵,到老字号点心店排队购买几盒手工汤圆,已是生活“仪式感”。
在上海王家沙南京西路总店,为了减少市民的排队时间,王家沙在前门后门分别设立摊位,铺开各色汤圆,咸的有蟹粉、虾蟹、蛋黄肉松、荠菜、鲜肉馅,甜的有黑洋酥、豆沙、豆黄馅等,价格与去年基本一致。据说,春节期间,王家沙能卖出十万盒汤圆,单天峰值可达1.5万盒。
美新点心店的排队潮则来得更早,提前一周就要等待两三个小时,才能买到招牌的鲜肉汤圆和芝麻汤圆,有时候下午去购买,还会遇上“生汤圆已售完”的情况。
而在新雅粤菜馆,年后时节,半成品柜台前的消费者依然络绎不绝,较平日销量同比上涨近30%,腊味熟食柜台的八宝鸭、香蹄、咸鸡腊鸭,同样有20%的涨幅。今年新雅还新推出三款汤圆,鲜肉汤圆、黑芝麻汤圆和翡翠小丸子。其中翡翠小丸子用青豆泥作为辅料,主打轻食健康的概念,也给元宵节带上了一份绿色气息。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关注了杭州的两家中华老字号:王星记扇子和西泠印社。
焦点访谈播出的名为《中华老字号 根深叶更茂》的报道,开篇就关注到了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报道说“在杭州有一家144年历史的做扇子的老店,到现在还开着。”并表示:这是一家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扇子的中华老字号,它的制扇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详细介绍了拉花檀香扇——“松鹤延年”的38道工序。
报道说,144年许多事情都改变了,但是王星记的制扇技艺却没有变。他们一直秉承着“精工出细活,料好夺天工”的祖训,使得传统的制扇技艺被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
随后,报道又点到了杭州西泠印社,记者特别关注到近几年,西泠印社在推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进行理念和技术上的创新。
报道说:“如果说恪守传统能让这棵老树的根深入土壤,风吹雨打依然稳固,那么融合创新就是能让这棵老树枝繁叶茂的阳光雨露。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颗匠心的呵护。”
14日,《成都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炉。
“国际美食之都行动计划”明确了“科学规划美食空间布局、积极引育国际美食企业、加快建设国际美食载体、大力发展国际美食产业、精心举办国际美食节会、持续弘扬成都美食文化”6项主要推进举措。
其中提到:一是挖掘保护成都美食文化,鼓励成立饮食文化研究院,支持设立成都“老字号”博物馆,扩大成都美食文化全球影响力。二是组织开展美食大赛、社区民间厨艺大赛、家庭厨艺大赛等活动,传承弘扬成都美食文化。三是宣传推广成都美食文化,支持对成都美食进行故事性包装,规划成都美食中央厨房工程、国际美食人才合作工程等项目,推动成都美食文化走向世界。
2月19日,元宵佳节,举国同庆。中华老字号同仁堂上上下下,想必很难有心情。当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撤销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下称“同仁堂”)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
市场监管总局通知显示,由于同仁堂下属公司使用过期蜂蜜用于生产,受到行政处罚,市场监管总局研究决定,根据相关规定,撤销其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
事实上,自从2018年12月15日同仁堂下属公司被媒体爆出“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这家“百年老字号”可谓麻烦不断,涉事公司被所在地食药监管理部门调查。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均于2019年2月11日公布对同仁堂的行政处罚结果。其中,滨海县市场监管局对同仁堂蜂业处以罚款人民币1408万元,同时其多名涉事高管被处罚。
不仅如此,梳理近年来涉及同仁堂的质量事件还可以发现,“蜂蜜门”事件远不是这家自称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百年老字号第一次上黑榜。
多年来,同仁堂因为造假、质量问题、产品不合格等,屡次被媒体曝光、监管部门处罚,让人不禁怀疑,已经蒙尘的百年老字号,能否涤清阴霾,摆脱信任危机,重树那块已经蒙尘的中医药行业金字招牌。
#【头条】百年老字号,一周新见闻
暂无评论~~~